
说起明朝的那些破事儿,总绕不开朱常洛这个人。他就是明光宗,活了38岁,当了29天皇帝,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没了。搁谁听来,都觉得这事儿太窝囊了。不是他命不好,而是从小到大,宫里头那点龌龊事儿把他折腾得够呛。咱们今天就扒一扒他的前半生后半生,顺带聊聊那几个著名的宫廷烂账事儿。别指望我这儿编故事,全是史书上靠谱的记录,像是《明实录》和《明史》那些玩意儿,够硬核。
朱常洛出生在万历十年,也就是1582年。那时候万历皇帝才16岁,去慈宁宫看望他妈李太后,顺手把太后身边的宫女王氏给临幸了。万历起初死活不认账,李太后一气之下翻出宫里的起居注,那可是皇帝日常的铁证簿子,白纸黑字,赖不掉。朱常洛就这么落地了。可万历从头到尾没把他当回事儿,常叫他“宫人子”,听着就不是亲儿子那味儿。四年后,郑贵妃生了朱常洵,万历那叫一个宠,恨不得把江山都提前给他铺好路。朱常洛呢?从小吃亏,宫里头没人待见,饮食起居都简陋得像个小太监。
展开剩余82%这就引出了后来的国本之争。就是万历想立朱常洵为太子,大臣们不干。祖制摆在那儿,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朱常洛是长子,轮也轮到他。万历拖啊拖,从朱常洛出生到20岁,足足15年没个准信儿。朝臣上书上到吐血,言官们天天跪在乾清宫外,奏折堆成山。万历烦了,就把人贬了、杀了,搞得朝堂乌烟瘴气。朱常洛夹在中间,日子过得提心吊胆。13岁他才被允许出阁读书,东宫里头冷得像冰窖,太监不给添炭,讲官郭正域看不下去,亲自骂人才有点火。万历二十九年,李太后发话了,万历才勉强册立朱常洛为太子,同一天封朱常洵为福王,给了洛阳做封地。可郑贵妃舍不得儿子走,朱常洵赖在京城不挪窝,朝臣催了多少回,万历当耳边风。
太子位子坐稳了?没那么简单。万历四十二年,朱常洵才被逼着去洛阳,那时候朱常洛都30出头了。中间还出了梃击案,这事儿搁现在就是宫斗剧的桥段。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,一个叫张差的家伙,手里攥着根枣木棍,从后宰门溜进慈庆宫,直奔朱常洛住的地方。守门的太监李鉴被打伤,太子身边的韩本用带人冲上来,把张差摁住。审问下来,张差起初装疯,胡说八道。刑部主事王之寀私下审,他扛不住,吐了实话:是郑贵妃宫里的太监庞保和刘成指使的,许诺事成重赏。
朝野炸了锅,大家都觉得郑贵妃想干掉太子,好让朱常洵上位。万历慌了神,赶紧把朱常洛叫去,话里话外意思是别深挖,就说张差是疯子。五月二十九日,张差在菜市口被凌迟处死,临死还喊同谋没事,只有他背锅。六月初一,庞保和刘成在内廷被秘密杖毙,人证一灭,案子就这么黄了。王之寀因为多嘴,被贬官。这案子叫梃击案,直接把国本之争推到高潮,郑贵妃的野心暴露无遗,万历的护短也让人看清了。
朱常洛就这样熬着。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,万历终于咽气,享年57岁。朱常洛第二天就发旨,从内库拨100万两银子犒赏辽东的边防军,又罢免了那些祸害百姓的矿监税使,还召回了被贬的大臣。朝臣们乐坏了,以为新皇帝靠谱,大明有救了。八月初一,朱常洛正式登基,改元泰昌。史书记载他那天气色不错,走路稳当,没病号样儿。可郑贵妃坐不住了,她怕朱常洛翻旧账,尤其是梃击案那档子事儿没清白。干脆从自己宫里挑了八个年轻会唱会跳的姑娘,送过去讨好。朱常洛收了,这也正常,38年太子当得憋屈,好不容易翻身,放松一下谁不乐意?
可这放松过头了。朱常洛从小体弱,太子时候就没养好身子。登基没几天,他就一头栽进这些女人的堆里。史书上说“纳八姬后,遂纵情声色,耽于逸乐”,意思就是日夜泡在温柔乡里。不到十天,人瘦了一圈,八月十日就病倒了。头晕眼花,四肢没劲儿,勉强处理点政务都下不了床。太医进宫,负责的居然是太监崔文升,这家伙本来是郑贵妃的人,现在转行给人看病。他开的方子是泻药,说皇帝热毒重,得拉干净。朱常洛吃了,一晚上拉了三四十次,第二天连话都说不利索。八月十六日,他传旨说头目眩晕,四肢软弱,动不了。十七日,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,撑得像要断气。
这时候,鸿胪寺丞李可灼跳出来了,说自己有仙丹能救命。内阁首辅方从哲反对,说别乱来,可李可灼通过太监把话捅给朱常洛。朱常洛病急了,点头让进宫。李可灼献的红丸,用处女经血、露水、人尿、朱砂、人乳炼的,搁现在就是壮阳药。朱常洛吞了第一颗,觉得身上热乎,精神头儿回来了,能吃点东西,夸李可灼是忠臣。下午又要了一颗。大臣们见他好转,放心走了。谁知九月初一,五更天,朱常洛就没了。寝宫乱成一锅粥,太监跑出来喊驾崩,大家傻眼了。
红丸案就这么爆了。朱常洛死后,朝臣上几百道奏折,要彻查。有人说纵欲过度,本来身子骨就虚,吃这玩意儿更扛不住;有人指崔文升的泻药下手太狠;还有人直奔郑贵妃,说她和李选侍(就是那八姬的头儿)合谋下毒。证据呢?啥都没有,人死如灯灭,查也查不出。党争开始了,东林党想借机整阉党,阉党护着崔文升。吵了几年,天启帝朱由校下旨,崔文升发配南京,李可灼流放边疆,郑贵妃也没动。案子草草了事,但这事儿直接点燃了晚明党争的火药桶。
朱常洛这辈子,搁老百姓眼里,就是个倒霉蛋。生下来就不是爹妈的掌上明珠,万历偏心眼儿,郑贵妃下黑手,他忍了。太子15年争不来,登基29天就玩完。红丸案到现在还是谜,史学家们翻来覆去研究,也没个定论。有人觉得是崔文升和李可灼的锅,泻药加春药,等于给虚弱的身子来双重打击;也有人说郑贵妃的手伸得长,她献八姬就是为了让朱常洛垮掉,好让儿子朱由校(不对,朱由校是朱常洛的儿子,天启帝)上位顺当。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继位后,追尊他为光宗,可那又怎样?大明从泰昌元年起,就加速下坡路了。
这不就是人生的讽刺吗?朱常洛等了38年,好不容易抓到机会,身子却早被宫廷那点破事儿掏空了。国本之争拖垮了他的心气儿,梃击案让他看清了爹和后妈的真面目,登基后那点放松,本是人之常情,却成了致命一击。明朝后期,皇帝们一个个不靠谱,万历40多年不上朝,朱常洛想改改风气,可惜没机会。红丸案不是孤例,它连着梃击案和移宫案,三案一串儿,暴露了明末的腐朽。宦官干政,妃子争宠,大臣党同伐异,百姓遭殃。辽东的努尔哈赤正闹腾,后金崛起,明军吃败仗,国库空虚,全是这些宫里烂事儿拖后腿。
发布于:浙江省富深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